山阳县法官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寄宿制学校,学校现有学生727人,15个班,教职工39人。学校图书室设有阅览区和借阅区,基本满足师生阅读与学习需求,学校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、阅读推广活动。法官镇中心小学图书室面积96平方米,阅读区60平方米,可容纳40名学生。每周一至周五午休时间对学生开放1.5小时,每班设有图书角,也可以由班主任向图书室借一定数量放在班级图角供学生课间阅读。学校结合读书月、节日等,举办“有故事分享会”、“阅读打卡”等活动,激发学生阅读兴趣。
——申请原因:一是补充图书资源,丰富阅读选择。学校现有数量、品类上仍有不足,扩充后能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。二是降低采购压力。学校图书采购预算有限,乐捐图书可缓解资金压力。三是助力阅读习惯培养,营造校园氛围。优质童书能吸引学生走进图书室,激发学生阅读兴趣。四是惠及更多学生,促进教育公平。
——收到图书后的安排: 一、把书分好类,方便孩子们找 1. 按年级分好图书:低年级放绘本和带拼音的书,中年级放科普书和成长故事,高年级放名著和历史书,每本书都贴上标签,让孩子们一眼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。 2. 重点补充缺的书:现在我们缺科普类和传统文化类的书,这次新书来了会优先补充这些类别,让图书种类更丰富。 二、让借书更方便 1. 简化借书流程:新到的书可以走"快速通道",借起来更方便。还可以让班级集体借书,放在教室里当"班级图书角"用。 2. 设立新书专架:在图书室最显眼的地方放这些新书,标上"童书乐捐计划"的牌子,让孩子们知道这些书的来历,学会珍惜。 三、用活动带动阅读 1. 每月选1-2本新书搞活动:可以开故事会、读书分享会,或者让孩子们画画、续写故事,把书里的内容玩起来。 2. 展示阅读成果:孩子们读完书可以画幅画、写篇日记或者做手抄报,我们会定期在校园里展示,还会把一些作品发给捐书方看看。 四、做好长期管理 1. 专门安排老师负责这些新书:登记、整理、修补,保证书能一直用下去。 2. 每学期统计这些书借了多少次、哪些最受欢迎,看看效果怎么样,方便以后更好地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