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大峪沟镇中心小学

100%
目标
1200册
已筹
1201册
捐赠人次
74
截止日期:2026-06-30
项目地址: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市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市 大峪沟镇大峪沟村
项目详情
捐赠详情

巩义市⼤峪沟镇中⼼⼩学始建于1919年,是⼀所百年⽼校,也是⼀所半寄宿制完全⼩学。学校占地34亩,建筑⾯积22654平⽅⽶,分为东西两院,布局合理,环境优美。与大峪沟镇董陵小学结合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,现有教职⼯56⼈,24个教学班,学⽣757名。学校图书馆现有面积约80平方米,设计容纳量为50人同时阅读,配备书架12组,环境整洁安静,基本满足学生课间和自习时的阅读需求。设备情况:未配置电脑,图书管理依赖人工登记与扫码枪操作,借还书流程较为简单。  配备1台扫码枪用于图书条形码识别,但设备老旧,偶有识别延迟问题。图书分类采用“中图法”简易标签,分区明确(如文学、科普、教辅等),但缺乏电子检索系统,学生找书效率较低。 二、图书资源配置现状 藏书数量与质量    现有纸质图书约2000册,人均图书占有量不足3册,远低于教育部《中小学图书馆规程》推荐标准(人均15册)。      图书来源以早年采购和社会捐赠为主,近5年未系统性更新,部分书籍陈旧破损,内容滞后(如科技类图书版本停留在2015年前)。      热门类别(如青春文学、科普读物)副本量少,学生常反映“抢不到书”。 三、师生借阅情况 1. 借阅数据    日均借阅量约20人次,高峰期(如考试前)可达50人次,但平日闲置现象明显。      学生借阅以文学类(65%)、漫画类(20%)为主,教师则偏向教育理论书籍。   2. 现存问题      图书吸引力不足:老旧书籍占比高,学生反馈“想看的书没有”。      借阅流程低效:人工登记耗时,部分学生因流程繁琐放弃借阅。      开放时间受限:仅在课间和午休开放,与自习课时间冲突。   

——申请原因:我校图书馆(图书角)目前面临图书资源严重不足、藏书陈旧等问题,亟需通过社会公益项目的支持改善现状。现结合实际情况,从以下方面说明申请理由:   一、现有图书资源无法满足师生需求 1. 藏书量严重不足    目前馆藏图书仅2000余册,人均不足3册,远低于《中小学图书馆规程》人均15册的标准。部分班级图书角甚至仅存放几十本书,学生可选择范围极其有限。   2. 书籍更新停滞,内容陈旧    馆内80%的图书为5年前采购或捐赠,科技、人文类书籍版本滞后(如科普书仍介绍“未来可能出现的智能手机”)。      热门类别(如经典童话、自然科学)副本量少,学生常因“借不到书”而放弃阅读。   3. 图书结构不合理    教辅类占比过高,但多数与现行教材不匹配,利用率低下。      低年级适读绘本稀缺,高年级缺乏优质青少年文学作品。   二、学生阅读需求迫切,但资源获取渠道有限 1. 家庭购书能力不足   我校超过60%学生来自务工人员家庭,家长普遍无暇也无经济条件为孩子购置课外书,图书馆成为他们接触优质读物的主要途径。   

 ——收到图书后的安排:若成功获赠图书,我校将从以下三方面确保资源高效利用:   一、专架展示与阅读推广 1. 设立“乐捐图书专架”    在图书馆核心区域设置专题书架,按绘本、科普、文学等分类陈列捐赠图书,并标注“童书乐捐计划”标识。      每周更新“新书推荐”专栏,由学生投票选出“本周最受欢迎图书”。   2. 定期组织阅读活动    每月开展1次“乐捐图书分享会”,学生可通过读书笔记、情景剧等形式分享读后感。      结合节日(如世界读书日)举办“图书漂流”“亲子共读”活动,扩大影响力。   二、规范化管理与追踪 1. 全流程登记制度    对每本捐赠图书单独编号并且进行登记。      每学期末盘点图书损耗情况,及时修补或替换破损书籍。   2. 精准匹配需求    根据班级阅读课表,将部分图书轮换至各年级图书角,提高利用率。